如果有一台“快乐机器”,可以直接通过刺激你的大脑产生快感,你会想要使用它吗?
一个有意思的消息是:这种机器也许已经出现了。
在一篇 2012 年的论文中,德国神经科医生 Matthis Synofzik 讲述了他的经历。
他为一位罹患了严重的强迫症和焦虑症的病人做了手术,把一个电极埋在大脑里的伏隔核部位 —— 如果你读过我以前的文章,你也许会记得:伏隔核是大脑“奖赏回路”的中心,负责调控愉悦感。
随后,他逐步调整电极的电压,并要求病人用1~10评价他当下的愉悦感和焦虑感。
-
当电压调到1v时,病人的愉悦感在2左右,焦虑感在8左右;
-
当电压调到2v时,愉悦感上升到3,焦虑感下降到6;
-
而当电压调到4v时,病人表示“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持续了10分钟,几乎没有焦虑感。
电压再高一点会怎么样呢?Synofzik 把电压调到5v,病人表示:他感受到了一种无法抑制的狂喜感,但这种感觉太强烈了,这使得他的焦虑感上升到了7。
最终,双方协商将电压定为3v。为什么不定为4v?因为 Synofzik 认为:3v可以使得病人的愉悦感和焦虑感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为他自己日常的情绪波动留下空间。如果长期保持在高度愉悦的状态,对他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这种手术被称为“深层大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用它来治疗和缓解抑郁症,已有10来年的研究。
2005 年,神经科学家 Helen Mayberg 和 Andres Lozano 发现:大脑中有一个部位,叫做 Brodmann 25 区。它位于眶额皮层后面,连接着大脑的奖赏回路和边缘系统。
Helen Mayberg 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 Brodmann 25 区体积较小,比起正常人也较为活跃。因此,她通过电击的方式降低这个部位的活跃程度,结果是:患者显著降低了焦虑感,感到久违的平静和幸福。
好了,关于医学的内容,我们就聊到这里。今天主要想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科技高度发达,通过植入芯片、刺激大脑,我们就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愉悦感,而不需要真的去采取行动,你想要这样的生活吗?
一
上个世纪,哲学家 Robert Nozick 提出过一个很类似的思维实验,叫做“Nozick 的体验机器”。
他问,如果现在有一台机器,通过连接你的大脑,可以让你产生各种各样快乐的体验,比如让你感觉自己成为名人、成为大众的焦点,让你感觉走上职业生涯的巅峰,让你感觉跟一位完美的伴侣堕入爱河……
当然,你自始至终都清楚地知道:这些都是机器带给你的幻觉。但是,它非常逼真,你绝对找不到任何破绽。
并且,你进去就出不来了,只能一直待在里面。
那么,你愿意舍弃“真实的生活”,使用这台机器吗?
Nozick 认为“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我们活着并非仅仅为了享乐,还有很多同样重要的东西。
这个思维实验被后世的科幻作品广泛使用,比如1999年惊世骇俗的《黑客帝国》,以及一系列反乌托邦、赛博朋克作品。
我对《黑客帝国》第一部里一句台词一直印象深刻,来自一个小角色 Cypher,一名背叛了主角一行人的觉醒者。
他说:“你看,我知道这块牛排根本不存在。但这有什么关系?当我把它放进嘴里,矩阵会告诉我的大脑,它多么美味、多汁。这么多年以来,你知道我认清了什么?无知就是快乐。”
那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红色药丸,还是蓝色药丸?
为了摒除我们天性中固有的“维持现状”的偏好,我们不妨把这个思维实验再稍微扩展一下:
试考虑,在下面两个情境之下,你分别会如何决定?
情境1:你过着现在的生活,某一天,科学家宣布,开发出了这么一台“体验机器”,保证绝对安全、真实,但代价是你进去了就不能出来了,你会不会选择使用它?
情境2:你过着现在的生活,某一天,一行人出现在你面前,告诉你:你现在活在一台体验机器里,你可以选择回到现实生活,也可以选择继续过下去。现实生活可能比你现在更好,也可能比你现在更糟。你愿不愿意回到现实?
你会怎么选?
二
我想,也许会有不少人愿意待在“体验机器”里,但肯定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拥抱真实世界 —— 哪怕真实世界并不那么美好。
为什么呢?Nozick 提出了三条假设,他认为这是我们在作出决策的时候,所考量的重要依据:
(1)我们想要去做某些事情,而不仅仅是获得做这些事情的体验。
(2)我们想要依照自己的选择成为特定的人,而不是成为毫无变化的“电子人”。
这两点可以总结为第三点:
(3)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真实的世界”。如果失去了真实的世界,生命就失去了根基。
无论如何,这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想要的,绝不仅仅只是虚无缥缈的“快乐”,而应该有实际的事物作为依托。什么实际的事物呢?就是跟外在世界、跟他人,乃至于跟未来的自己的关联和交互。
哪怕你在体验机器中,你能够体验到你的亲人、伴侣、朋友,能够感受到跟他们在一起的快乐,但你会知道,他们并不是“真实的”。你跟他们的交互,对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并不会影响到这个星球上真实存在的“他们” —— 实际上,在这个体验机器里,自始至终只有你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
想到了这一点,你的快乐可能就会被孤独吃掉。
简而言之,跟这个真实世界的联系,可能是比快乐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们所更加看重的事情。
基于此,我总结了一个 3P2A 模型,希望帮你梳理清楚: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到底什么样,才算是“好的生活”?
下面详述。
1. 意义 Prospect
你会发现,在这个模型里面,快乐并不是最首要的位置 —— 实际上,这5个要素,它们的地位是同等的。
其中,起到引导和指向作用的,就是意义(Prospect)。
什么是意义呢?简而言之就是:有哪些东西,是比“我”这个个体本身,更重要的?
比如,有些人,会选择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家乡教书,花十年二十年专注做科研,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做公益、慈善……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意义感。
在他们看来:为家乡培养出新一代的优秀年轻人,推动祖国在某个领域上往前迈一步,又或者能帮到一些亟待援手的人,是比自己的得失更加重要的。
当你作为一个个体,被放入一个更大的系统里面,你的运转可以如何为这个系统赋予价值?可以如何优化系统中其他元素?这个系统有了你,跟没有你,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这就是你超越自身的存在价值,也是你意义感和使命感的来源。
所以,我常说,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你需要去为它赋予意义。什么是意义?就是你跟这个世界的联结。你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之外,还有哪些人、哪些事情,值得你为之付出努力和奋斗?
这些,是需要你自己为自己定义的。
像我自己为自己设定的意义,就是“打开视野,传播知识,启发思考”,所以,我现在基本不做企业咨询,也不接个案咨询,而是把精力都投入写作和课程里面,就是因为这样能够辐射到更多的人 —— 这才是符合我人生意义的方向。
无需觉得意义是个很高大上的词汇,实际上,它也可以非常现实:
-
想在科研上做出突破,缩短人类达到“终极真理”的时间,这是一种意义;
-
想让更多人理解、喜欢某个行业、某项领域,这也是一种意义;
-
想让家人过得更好,想回馈帮助过自己的人,想援助更多跟自己有相同境遇的人……这些,同样可以是你为自己设定的“人生意义”。
所以,“体验机器”为什么不够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意义感的缺失。我在体验机器中也许可以很开心,很快乐,但这种开心和快乐始终只有我一个人能享受到,我无法帮助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也无法把它分享给别人,更没有办法因为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切实地影响到身边的任何人,哪怕任何一个人。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又为了什么要活着呢?
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这也许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2. 快乐 Pleasure
我在《为什么我们不快乐》中,把快乐归因为多巴胺。实际上,严格来说的话,应该是这样:
我们日常所说的快乐,可以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愉悦感,一部分是动机。
这其中,奖赏回路本身的激活提供愉悦感,而多巴胺的作用,是为这种激活的刺激提供动机。
什么是愉悦感呢?简单来说,就是通俗所说的“高兴”“开心”,从学术上表述,就是较高的积极情绪和较低的消极情绪 —— 它可以衡量你对一件事情的“喜爱程度”。
而动机呢,指的是你有多强烈的渴望,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它衡量的是你下意识、不假思索的行动方向。
很多情况下,这两者是一致的,你喜欢它,才会想去做它。但有些情况下,这两者也会分离。不妨想一想,会是什么情况呢?
答案是“上瘾”。
举个例子:毒品上瘾的机制是什么?就是通过阻断多巴胺的吸收,提高大脑中多巴胺的浓度(同时激活奖赏回路),从而让大脑慢慢适应这种异常的、高多巴胺的状态。等这个状态过去了,大脑无法适应多巴胺浓度的落差,就会产生巨大的痛苦,从而推动着人体去继续服用毒品。
也就是说,对于上瘾者来说,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喜欢才去做”(正强化),而是“因为不想痛苦才去做”(负强化)。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动机和愉悦感分离的“奖赏刺激”。
想一想,当你刷手机时,当你在网上到处闲逛时,当你瘫在沙发上刷剧、看综艺时,有多少时候你是真的“喜欢”这些内容,又有多少时候,你仅仅是觉得“无聊”“烦躁”“什么都不想干”,才这样做?
后者就是一种典型的“因为不想痛苦才去做”。归根结底,它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刺激阈值被这个世界不断提高,乃至于我们已经无法忍受片刻的平静、安宁和无所事事。
所以,为什么在文章开头的案例里,神经科医生要设定3v的电压?原因也是在于:对于“快乐”这种东西,要保持一个适当的额度。有时候,“平静”比“快乐”更重要,也更持久。
当你的愉悦感和动机被外界操纵了,你就很难再通过自己的行动来重新掌控它了。
那么,一个好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是保持一种平稳、内在、缓慢的“快乐曲线”,既要避免大起大落的外源刺激,也要避免不断抬高我们阈值和基线的潜在刺激。
这一部分内容,我在人生的幸福算法 和为什么我们不快乐 中都写过,不多讲了。
简单来说,真正的快乐,永远都要从内在去寻找,而非依赖于外在的力量。只有当你通过付出努力、思考和动手之后获得快乐,这种快乐才是健康的,也才是持久的。
3. 成就感 Ability
既然提到了付出行动,那么我们来聊聊“成就感”。
如果说快乐是“我想做”,那么成就感就是“我能做”。它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一种胜任感,“我能够胜任我所处的这个位置”,也就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验和感知。
这种体验和感知,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叫做“自我效能感” —— 你也可以简单粗暴地把它理解为“自信”。不同点在于,它会聚焦这么几个方面:
(1)对自我和任务的清晰认知:我知道我的能力是什么,也知道任务有多复杂。
(2)基于(1),对自己的表现有明确且坚定的信念:我相信我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也会努力达到这个程度。
所以,为什么这里我要用“成就感”?就是因为,无论是对自我的能力,还是对外部世界的复杂程度,你都必须去“做”,才能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明确的认知。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意义提供目标。在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快乐减少阻力 —— 你体验到的愉悦感和动机越强烈,你就越不容易放弃它。
那么什么提供动力呢?成就感。
只有当你意识到“我是能够胜任的”“我能够把它做好”时,你才会产生源源不断、想要把它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这里要再提一提“心流”。什么是心流?它指的是一种在工作中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状态。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做一件事情,投入得忘记了时间;终于把它做完之后,会感到一种巨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实际上就是成就感。
它最容易在什么状态下出现呢?当你完全沉浸入你所做的事情,大脑会不断地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并微调自己来适应这种变化 —— 当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契合达到一个稳定的同步时,你就进入了心流,亦即产生巨大的成就感。
比起快乐,我们更需要去寻求和获取的,其实是心流状态和成就感。
所以,哪怕躺在机器里,就能享受到巨大的快乐,我也会更愿意动手去创作、去思考、去行动。因为只有真实的动手,才能赋予我成就感,也才能令我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4. 自主性 Autonomy
在第三点中,我们提到这个模型的基本结构:意义提供目标,快乐减少阻力,成就感提供动力。这是 3P2A 模型的核心引擎。
那么,这个引擎,还需要一个东西,为它提供“开关”。是什么呢?就是我常常提到的“自主性”。
什么是自主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行为,一个决策,一个选择,是由你内心所作出的,还是由外在的力量逼迫你、引导你作出的?
许多实验都表明: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主性,他会慢慢丧失对一切事物的希望,沦为行尸走肉。
比如最经典的“习得性无助”。它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你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改变结果,慢慢地,你会觉得一切都是被注定的,从而丧失一切行动的动力。
我们可以用 Julian Rotter 提出的“控制点理论”来理解自主性。Julian 认为:我们在生活中,都受到自主意志和外在环境的影响。但是不同的人会有两种看待问题的方式:
一种倾向于重视自己的内在倾向,更容易关注“我能影响的东西”,这种叫做内在控制点;
另一种倾向于关注外在环境对自己的操纵,容易产生“我被摆布”的心态,这种就叫做外在控制点。
像习得性无助,就是外在控制点所导致的负面结果。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着力去锻炼和培养的一种能力,就是把控制点向内在转移的能力:在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哪些是我能够争取的”,而不是“哪些是我无法控制的”。
另一方面,就是对环境的适配。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什么是好的工作?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一定会有一个共性:它应该是自由的,而不是束缚你的自由。
如果你在一个不够自由的环境里工作、奋斗,久而久之,你就很容易从内在控制点滑向外在控制点,从而失去自主性,把工作变成敷衍和应付。
举个例子:我管理团队有个理念,就是我们一起定下一个目标,然后给你一定的预算、时间和约束条件,只要不违反(比如:损害品牌形象),你可以采取一切做法去完成它。
比起“无授权不可为”,我更喜欢“无禁止皆可为”的模式,因为这能够更充分地给予一个人自由,让他得以实现他的创造力。这一点,也希望跟看到文章的管理者一起共勉。
我们回到体验机器。想一想,在体验机器中,你的一切都是被外界设定的,你对这个世界的控制力根本就是0 ——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快乐能够持久吗?我相信是很难的。
所以,我希望,无论你是谁、做什么,都要尽量地去寻求发挥你的自主性。这才是使得你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到自由和乐趣,最重要的“开关”。
5. 和谐与平和 Peaceful
最后,这个模型还需要放在一个环境里面。什么样的环境呢?和谐的环境。
我把它分为两层:和谐与平和。和谐,指的是跟外部世界相处的方式;平和,指的是内心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和投射。
也就是说:前者,是跟身边的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互惠的、积极的互动模式;后者,是面对世界的变化、不确定性与多样性,尽可能摒除焦虑,保持稳定。
简而言之,就是“协同与合作”。
我在《一个简单的原则,帮你跟别人建立信任》中,提到过一个博弈论中很有趣的策略,叫做“以牙还牙”。什么意思呢?就是:
先释放善意,用合作的姿态共同协同;如果成功了,就继续合作下去;如果失败了,就进入防卫和警戒状态。这样可以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跟外部世界达成和谐。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善意,思考双赢和合作的可能,才不会迷失在尔虞我诈和你争我夺之中。
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就是“给予”。
在积极心理学中,给予和分享,是幸福感非常重要的来源。无论是赠送别人礼物,给别人一个肯定和感谢,又或者是帮别人一个小忙,跟别人分享你的生活和快乐……这些,都可以在你跟外部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你时时刻刻感受到“你不是一个人”。
面对偌大的世界,拉起手,在一起,才能更容易抵御冲击和风险。
每个人在生活中,多交几个朋友,永远都是不会错的事情。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这可以帮助你多获得一个渠道和机会;从抽象层面来说,这也是你面对这个世界,试图去理解它、接纳它、和它友好相处的一种方式。
而比起交朋友本身,更重要的,是这种开放的心态:永远对未知保持积极的姿态,先给予,不一定有回馈,也不一定要期待回馈,仅仅只是给予,就足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饱满。
很多时候,幸福并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是在于你能够给出什么。
三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模型。
希望它能给你一些启发。也希望它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