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重要,因为它关乎研究人员应该如何解读精神障碍、公众如何看待正经历精神障碍的人,以及我们如何为其开发治疗方法。
尽管这一问题如此重要,答案是什么,却没有一致的说法。有人认为精神障碍是大脑疾病;有人说它是一种社会建构,用于从医学角度处理异常行为;有人将其视为演化而来的适应性行为反应,在现代环境中不再适用;有人认为这是我们认知“代码”中的错误或偏差;但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面对糟糕环境的正常反应。
精神障碍究竟是什么?它能否被认为是一种失调(disorder)或是功能障碍(dysfunction),其原因又是什么?对此,人们的理解有巨大的差异。当我开始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时,这令我感到不安。因此,当我开始做博士研究时,我决定围绕这个概念寻找更加明确的答案。毕竟,在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以及我们关于精神健康的诸多讨论中,这个概念都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首先我发现,我们对于精神障碍的看法,与我们普遍意义上如何看待人类身心的运作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细胞生物学家更有可能认为精神障碍是大脑疾病。与之相对,社会学家则可能将整个精神障碍的概念视作一种社会建构。你对人体的工作机制的理解,影响着你怎样理解人体出现的“功能障碍”。
举个有点傻的例子,假如我们乘坐时间机器拜访笛卡尔,向他请教精神障碍为何物,我们可以假定,他会基于一种对身心关系的二元论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也许他会认为,精神障碍代表灵魂腐朽,或是灵魂的某种机械故障通过松果体表达出来。
这个发现指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人类功能的某些理解框架是否比其他框架更有助于我们思考精神障碍?而关乎人类功能的某些观点是否能够带来对于精神障碍更丰富的理解?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将我带向“具身生成论(embodied enactivism)”的立场。
在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具身生成论是一种蓬勃发展的立场。根据具身生成论的立场,生理过程在理解人类行为的探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种意味上,它是一个“生物学”立场。但是,它也同样重视个体层面与个体间层面的解释。
因此,具身生成论在作为一种非还原论式(non-reductionistic)立场的同时,并不忽略我们作为生物的具身性。正是这一视角的广度使我开始注意到具身生成论,并将其视作一种思考精神障碍的理解框架。具身生成论认为,人类是与外界环境相关联的有机体,对人类行为的探究是为了对一个动态整体的不同方面作出解释。
Irene Rinaldi
再进一步细分,具身生成论认为心灵具有具身性(embodied)、嵌入性(embedded )以及生成性(enactive)。具身性是指,心灵是完全物质的,心灵不仅包括大脑,还包括整个脑身系统。我们并不只是通过大脑“驾驶”着躯体像汽车一样到处跑,身体是“自我”的重要构成部分。
嵌入性是指,我们和周围的环境具有紧密的双向连接关系,这样的连接对于我们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生活的环境既是物理的,也是社会与文化的。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塑造着环境,环境也在塑造着我们。
最后,生成性是指,作为努力生存的有机体,我们所经历的意义正是由生存这一与生俱来的目标“生成”的。我们并不把世界视作干巴巴的事实的集合。我们身处世界中,并认为它具有内在意义。该意义并不存在于外在的世界,也不是由我们建构,而是由世界的状态与我们努力生存的目标之间的真实关系所决定的。世界于我们,是有意义的。
具身生成论促使我们将大脑、身体和环境视作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支持这个宏大视角的明确论据是,从基因到文化,似乎一切都对精神障碍有着重要影响。而且,仅是生物学偏差或其本质(例如脑中化学成分失衡)似乎并不足以定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包括纵横“脑—身—环境系统”的各种机制构成的“网络”,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人们的不良适应行为(maladaptive behaviour)。
具身生成论以这样包罗万象的视角,赋予了价值(value)和规范(normativity)独特的理解,该理论认为二者都是有机体在与其环境的必要关系中真实存在的东西。这样的理解也许可以统一现有的两个立场之间的分歧,即认为精神障碍是由规范和价值定义的评价主义(evaluativists),以及认为精神障碍是由自然定义的客观主义(objectivists)。具身生成论认为,精神障碍既是自然的,也是规范的,它是一种与个体在世间通常运作方式有所冲突的行为、思想或情绪模式。
Geraldine Sy
具身生成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一个问题尤其突出了以这一视角看待精神障碍的有利之处。也许我们最好将精神障碍视作“机制之网”,而不是具有明确本质的疾病。然而,我们看到,即使受到脑—身—环境系统的因素影响,疾病和功能障碍的模式(例如抑郁和焦虑)依然能够被明显识别出来,而非呈现出个人独特生活问题的混合状态。
原因是什么呢?具身生成论认为,这些思想、行为和情绪的模式也许代表脑—身—环境系统中的“粘性倾向(sticky tendencies)”。
笔者用“粘性(sticky)”来描述吸引域(attractor basin)的概念。在数学中,当一个系统在吸引域状态时,无论起始条件如何,都会倾向于落入并维持在该状态。简而言之,精神障碍也许是思想、行为和情绪的某些模式,而人的脑—身—环境系统具有落入其中的倾向性,并且由于它们的自我维持性,这些模式很难被改变。
抑郁之所以为抑郁,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思想、行为和情绪模式,而人的脑—身—环境系统具有落入并深陷其中的倾向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精神障碍是边界模糊但却真实存在于这世上的模式,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模式,而不是去定义它们。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我们仍然可以尝试去解读精神障碍。
Gabriel Levesque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你可以想象双手捧着一个猫砂盆大小的容器,容器的底面像一个有山有谷的微景观。现在再想象将一颗弹珠放入该容器,控制你的双手,使弹珠在微景观中滚动。观察弹珠怎样在谷底卡住,怎样在山顶弹开,怎样时不时落入景观里的特定轨道中。
在这个类比中,弹珠在容器中的不同位置表示一个人可能有的不同状态,而景观的形状则表示影响人类行为的组合因素(从化学物质到文化)。在左上角有一个特别深的山谷,代表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如果弹珠陷入这个山谷,你必须将容器倾斜、摇晃,才能让弹珠离开那里。当弹珠陷在谷底时,它只能前后滚动,陷入重复的行为模式中。因此,抑郁是“粘性”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要解读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塑造并维持这个山谷的因素网络。我们需要理解这个网络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如何做到这一点:即使受其影响的人感到适应不良,它也依然能够维持固有的行为、思想和情绪模式。
当然,我并不是说,具身生成视角就是精神障碍本质的最终答案。准确来讲,我认为它为“精神障碍是什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答案,也帮助我在接下来的临床心理学训练中保持清晰的思路。毕竟,只有我们不断问出这个问题、不断完善我们的答案,精神病理学才会进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ID:neureality),作者:Kristopher Nielsen,译者:牙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