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宅,指那些发生过凶杀、自杀,或者其他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舍,也指那些被认为“风水不好”,或者 “闹鬼”的房舍。
对于凶宅,大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即使平日里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往往也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毕竟对老百姓来说,一套房产,往往意味着一生的积蓄,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如何慎重都不为过分。
可是有这样一群人,偏偏迎“凶”而上,明知是凶宅,却毫不避讳,甚至主动去寻找凶宅房源进行购入。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了买卖凶宅者的故事:他们之中有的人依靠倒卖凶宅攫取高额利润,有的人则无以为家,只能购买相对廉价的凶宅安身。
富贵险中求,有钱能使鬼推磨,凶宅何惧?
家贫不惜身,无财即便鬼都嫌,凶宅何妨?
以下是他们的真实故事:
做法布阵降低“凶气”,我和南方人炒了十年凶宅
我来北京很多年了,之前在西三旗建材城做生意。现在,我是个专门卖凶宅的销售。
在我看来,凶宅根本就不存在。
你想,这世界上哪块地方没死过人?北京的公主坟、中关村,过去都是埋死人的,还有丰台的朱家坟、张家坟。
现在没人在意这些地方过去发生过什么,每天还那么多人去十三陵旅游呢。
互联网时代后,建材生意不好做了。以往因为信息不对称,10块钱进的壁纸,我可以200元卖出去。
但后来价格都透明了,这行业利润就不行了,我就计划改行做点别的。
那时是2010年左右,建材城有很多南方的生意人,有个来自广东的林老板和我关系不错,给我指了条明路:炒房。
我自己曾沾到点房价的光。
奥运会前,我就在北京买了一套小房子,后来几年房价涨的厉害。
和这老板细聊后,他就摇摇头,说他讲得不是普通住宅,是“炒凶宅”。
老林说,南方城市很早就开始“炒凶宅”,香港还有个“凶宅大王”专门靠这个发财。
老林还给我分析这里的利润、门道,一听来钱快,直接把我说动了,就计划着我俩一起干。
香港凶宅大王伍冠流
凶宅的价格比普通住宅低,一般售价在市场价的60%。
当年买入,过几年就可以翻倍转手卖出,原因在于房价上涨、以及凶宅的影响力会随着时间消退,是个低买高卖的“好生意”。
于是,我和老林两个人,他负责处理房子、找买家,我负责寻找凶宅的房源和购置凶宅。
我来北京多年,一口北方口音,更容易和当地人打听消息。
老林那一口的粤语普通话,很容易给卖家产生不信任感,换句话说,“听起来像搞诈骗的”。
不过,老林特别懂一些处理凶宅的旁门左道,搞搞风水、或者换个说法。
比如,一套曾经有人跳楼住宅,你可以说出事的人是死在小区楼底,不是死在房间里,那么留在房里的“怨气”不多。
老林一般就简单做个法事、放个鞭炮,借此打消买家的疑虑。
图片来源于驰新闻
如果是有人病故、或者出意外的房子,老林就会看看风水,让买主和死者的八字合一下,针对性的在房子的格局上做一些调整,还缓解“凶气”。
那些发生过严重凶杀案的房子,老林自己就无法解决了。
我们会从南方请一些“高人”来做处理法事、改格局,有时还弄来泰山石敢当、罗盘、镜子来安宅。
闲鱼上挂出的凶宅链接
相比之下,很多同行没我们这样的讲究。
他们就是低价买,对外隐瞒凶宅的事实,再用市场价出租,等风头过去了就连哄带骗地卖了。
但我和老林做这些事情,也不是迷信,就是图一个心理上说得过去。
既然是卖给别人的,也是我们自己的买卖,我们都会坦白告诉大家这里发生过什么,但也会给处理的方法和解决方式,以免未来出现纠纷。
网络上有很多人出售镇宅服务
毕竟,如果你可以隐瞒房子里曾经出现过“非正常死亡”的事情,事后买家是可以去法院里告你的。
虽然我做的是凶宅买卖,但我有基本的职业操守。
我不害人、会正经地处理好房子的问题,再出一个低价让买家放心的住进去,这对双方都是件好事情。
现在中国还是房子最值钱。
全国还有好多人是农民、还没脱贫,那么多农村人来向城市讨生活、成为城市人。
只要有这个需求,房价就会涨,怎么能让死人的房子妨碍了活着的人的生活?
我转卖凶宅大赚一笔,时间久了谁还记得这里死过人
70年代初,我出生在黄土高原的小山村,这地方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穷”。
那时大家都吃不饱,但我又特别能吃。家里没吃的就跑去地里找吃的,不管是谁家种的瓜菜,饿了我就摘回去吃。
大家看到我偷吃就恨得牙痒痒,经常追着我满山跑。
15岁时,我拜师学拳,仗着会点功夫就在村里惹是生非,我在周边乡镇也打出了名气,到哪儿都有一帮兄弟。
村里人开始躲着我,占我家地、把水道留到我家地界上,这种事再没发生。
那时社会放开了些,有闯劲的人开始到大城市里谋生。我也觉得在村子里混没意思,就去外面打拼。
那几年,我搞过传销、下过煤窑、倒腾过服装、开过饭店,有赚有赔,大鱼大肉和负债累累的日子都过过。
有一年,我在工地上做包工头。
其中一个公路护坡的活,干完后项目方不结款。当时就快过年了,结果一堆工人来我家堵着要钱。
那些工人都是跟了我很多年、或是同村人,我可不能骗了大家,后来我直接在腰后藏了把菜刀,去了大包工头家里讨债。
那次,不仅顺利要到钱,还阴差阳错地和大包工头成了朋友,好多活他派给我很对其他的活儿。
和“凶宅”结缘,也和这大包工头有关系。
那个项目在市里,但需要前期垫不少钱,但我一个人手里拿不出这么多钱。
重庆某地凶宅平面图
后来,跟大包工头和项目里其他几个负责人吃饭时,他们聊到附近一个新小区除了命案。
小区里有个家底不错的瘾君子,父母给他买了120平的婚房让他结婚,结果婚后他又复吸,老婆阻止他时,被毒瘾发作的他直接掐死了。
事后,他回过神儿来,后怕地不行,可能也觉得人生无望,就从那个婚房里直接跳楼自杀了。
这套房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凶宅”。
许多凶宅为了吸引购买
会打出生活便利、近地铁学校等关键词
这时,大包工头就半开玩笑的和我说:
“你不是缺钱吗?这房子既然是凶宅,肯定便宜,你要是低价买再抵押给银行,可以套些钱出来垫资做项目”。
听他这话,我茅塞顿开。
什么凶不凶宅的,就那吸毒的小子,活着的时候是个怂蛋,我能捏死他十几个,死了我还怕他住过的一个房子?
大工头还说,他可以帮我牵线把房子买下来,反正我胆子大,这钱也只有我敢出。
于是,我花了15万就买下来这套房,然后在银行作抵押贷了五十多万元。
有了这笔钱后,我把那个工程包下,还赚了不少钱。大概三年后,那套“凶宅”背后的故事也被大家渐渐淡忘,我转手一卖,又小赚了一笔。
网络上甚至有凶宅清扫服务
凶宅就是这样,刚发生时价格特别低,但人总是健忘的,过了几年,这房子就是个普通住宅,没人知道这背后的故事。
只要买的时候不忌讳、胆子大,我觉得也没啥。
再加上我这个人,本来就天不怕地不怕,毕竟从小穷大的。
我不信命、也不信鬼神,别人眼里的凶宅,反而给我带来了财运。
这几年,我做工程总体还比较顺利,后来我又靠倒腾凶宅,度过了几次资金上的难关。
俗话说,“鬼怕恶人”,我这样的人,什么样的凶宅也难不倒我。
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买了凶宅,穷才是世上最可怕的事
我在南京读大学的时候遇到我老公,毕业后就结婚了。
我俩都是农村出身,家境很一般,所以属于相濡以沫、白手起家的类型。
本以为在南京结婚后,就算安定下来了,但没想到命运这个事情还是让你措手不及。
本来我们计划工作一段时间后,在南京买一套房,然后生孩子、培养他上学。
没想到,婚后第二年我爸就得了心急梗塞,老家的收入一下子断了。
我还有个正在读书的弟弟,他倒下了,我妈和我弟弟的生活都是问题。
之前父母为了供我读大学,家里已经背了不少债务,他病倒了,对我来说真的是雪上加霜。
我老公很积极地想办法,他认为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我爸爸治好。
但当时医生告诉我们,如果做心脏支架,至少要花个5-6万元。
更何况,简单搭个支架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后面还有复发的风险,所以医生建议直接做搭桥手术。
搭桥手术的费用在10万左右,加上后期的保养、康复治疗,是一个持续需要花钱的事情。
我和我老公把工作几年的积蓄都搭进去了。
虽然手术比较成功,但此后我爸爸就不能去工作,必须在家休养。赡养父母、供我弟弟上学的经济压力,一下子就落到了我和我老公的身上。
结果没多久,我老公家也出事了。
那年夏天他老家发大水,把他家的房子给冲塌了。他接到老家电话时,我就在他身边,当时我内心完全绝望了。
我觉得命运就是拿我夫妻俩开玩笑的。我们就像两只被闷在锅里的青蛙,拼命想跳出来,但老天爷就一个锅盖把我们给困住了。
现在,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攒不下钱了。哪怕稍微有点积蓄,也只能花在各自的老家。
但眼下,南京房价涨得速度比我们的工资快多了,孩子又面临着上学的事情,已经万万不能再拖了。
为了找便宜、又能离校近一点的房子,我天天都往郊区跑,各种看房。
便宜的太偏,还都是小开发商,有的工地上连楼的影子也没有,只是挖了个地基坑。
遇到这种的,我更不敢买了,我们同学就有被骗了的。
有个中介告诉我,他知道一套二手房,小区位置不错,但就是个凶宅,问我是否考虑。
上海甚至有人打出“买凶宅送户口”的口号吸引买家
前房主是个35岁左右的中年男人。
几年前遭遇车祸瘫痪了,妻子和他离婚,前段时间他在家服安眠药自杀,这套房子就成了“凶宅”。
这个小区我曾看过,位置不错、周边配套成熟,更重要附近有个中等偏上的小学,如果买下,孩子上学的问题就解决了。
成为“凶宅”后,这套房子直降了40多万,平均每平便宜了6000多元,70多平只要100万元左右。
我毫无犹豫,当场就决定要了这套房子。
这个地段比我预期好太多了,我唯恐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广州某处凶宅销售截图
首付15万、近中小学、交通便利
在我看来,这房主生前过得很痛苦,死亡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更谈不上吉利不吉利。
再说了,还有比贫穷更可怕的事情吗?我跟我老公已经经历过这么多磨难了,还会在意这些虚无缥缈的说法吗?
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已经住进这套“凶宅”,但一切都好,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儿。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反而越过越好了,孩子还顺利上了那边的小学。
穷真的是一种原罪。
我跟我老公努力这么多年,无非是想打破出身带给我们的限制。现在我们做到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李不追,编辑: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