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热播电视剧《安家》真是刷爆了朋友圈,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把它当成一部青春偶像轻喜剧来追,有关注男女主人公颜值的,有关注演员演技的,还有关注跌宕起伏的剧情的,总之每天的话题都是围绕故事情节的推动展开的。
但是作为一个混迹了房圈多年的媒体人,我更加关注的是剧中反映出的关于房产的生态链。那些为了理想的小屋辛苦奔波的买房人,为了能成交一套房带看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房产中介,还有虽坐拥豪宅但依然会遇到很多麻烦的卖房人。
我能看出有些情节为了收视效果做了戏剧化的处理,但大都取自真实的故事。特别是剧中反映出的那些踩坑的买房人,真是让我印象深刻。
今天我就花些时间帮大家总结一下这部剧中的买房人都踩了哪些坑,希望大家读完这篇文章都能引以为戒。
01 眼球型买房人
剧中的第一组买房人是宫蓓蓓一家,这对夫妻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一个是知名医生,一个是工程师,算是这座城市中典型的中产家庭。
巧合的是由海清和郝平扮演的这对买房夫妻在10年前的热播剧《蜗居》中也出现过,所以有网友戏称这两口子看了十年的房子,愣是把上海的房价从38万元/套看到了380万元/套,真是让人觉得又好笑又可气。
但我觉得更加可气的是都十年过去了,这夫妻俩的买房经验值却一点没见涨啊。
我们先来看看宫蓓蓓千挑万选的理想居所的户型图,是不是非常奇葩?我随便一列都是问题,所以连中介自己都没报太大希望能卖的出去。
可是架不住中介中有房似锦这样的人才啊,在她的手里这套奇葩的房子竟然化腐朽为神奇,通过简单的装修不仅2房变3房,还增加了一个可以看星空的阁楼。
作为眼球型买房人的典型代表,宫蓓蓓最后自然是心甘情愿的买单啦,我真的很想知道当她多年后又想置换卖房的时候会还能找到为了星空埋单的买房人吗。
02 情感型买房人
剧中最感情用事买房的就要数严叔和严婶夫妇了,他们来上海打了十几年的工,一个包子一个包子的把钱攒起来,花了一辈子的积蓄才能在上海买得起房子,老两口几乎是所有来沪务工人员的缩影。
这类群体的人大多老实善良,在买房这件事上没有太多主见,自己的交际圈也非常简单,正好认识徐姑姑和房店长这样人,认为熟人就不会坑自己,就完全把买房这种大事托付给了他们。
所以他们买房子的标准就是出于对中介的完全信任,比如房店长只带他们看了一套房,他们看房时发现有好几波人都在看就以为这个房子非常抢手,殊不知集中带看都是中介的套路。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甚至还觉得跟卖家砍价是自己占了便宜。
但是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善良了,万一碰到了黑心中介,像严叔严婶这样省吃俭用了一辈子攒的钱可能就打水漂了。
03 迷信风水型买房人
大家可能会觉得,因为宫蓓蓓夫妇和严叔夫妇因为都不是有钱人,所以在买房这种大事上没有经验,容易冲动被忽悠也很正常。但是真的是有钱人就毫无弱点吗,我们先来看看这位生意场上的成功人士黄老板。
我虽然不知道黄老板的生意有多大,但是从他办公室富丽堂皇的装修来看,应该还算是个成功的商人,至少可以说是个人精吧。
但是这种所谓的成功人士,一开口竟然要买凶宅,真是让我大跌眼镜。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黄老板认识了一位风水大师,大师算出他近期将有厄运,需要一套凶宅来帮自己挡煞。其实,这个大师就是个骗子,网上还有他曾经行骗的记录和照片,但是像黄老板这样聪明又有钱的人为何连这么简单的骗局也识不破呢。
我觉得他们并非识不破,而是对于有钱人来说守住财富比普通人赚取财富其实更加难,比如这次一个小小的冠状肺炎病毒竟让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不知在这次的资产大跌中又摧毁了多少富人几代积累起来的财富,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而是真的得看运气。
所以我想“黄老板们”也并非真的傻,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财富传承找到一个信仰,而这样的信仰让他们在买房的路上变得盲目。
信仰这个东西,可以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04 专买CEO盘型买房人
如果说黄老板是“假笨”的话,那像金太这样的贵妇就是真的傻。她是门店金牌经纪人王子健的专属VIP客户,专买CEO盘,而且是不惜成本的一直买。
所谓的CEO盘就是价格明显超过周边配套定位,超越片区购买力的豪华楼盘。因为总价高,定位衔接有问题,这种房子买下来,要想再出手是很难的。
其实王子健维护这样的客户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无非是利用了自己的男色。他会在不经意间夸赞金太年轻,说别别人有次看到他俩在一起,以为金太是他的女朋友;也会经常在与金太鼻子齐平的高度往自己的袖子上提前喷些香水,让金太在闻到味道时都变得赏心悦目。
所以王子健把这类贵妇型客户的心理拿捏的非常准确,他知道像金太这样的人根本不会在意楼盘的价格和位置,只要小区足够高端,有美丽的花园,房子足够的宽敞,装饰的富丽堂皇,就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拿下。
一般有些买房经验的人就会知道,这种典型的CEO盘,虽然看起来奢侈豪华,但是增值和保障的效果很差,但是无论你多有钱,只要你只在乎房子的外观和装修,就会让自己一次次入坑。
05 不充分利用杠杆型买房人
整部剧中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就是那个神经衰弱的金融男,讽刺的是编剧把他设定为了一个期货从业者。
大家都知道期货这种金融产品都是高杠杆投资品,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整天用杠杆为自己赚钱的人到了买房这件事上竟然根本不充分的利用杠杆。
当他们说出自己的付款方式是五成首付的时候我一口水喷在屏幕上,如果说像严叔、严婶这样完全没有金融知识的普通人买房不懂得运用杠杆我还能理解,像他这样的老司机也不把贷款政策用到极致我实在感到诧异。
说真的,这种人在我身边还挺常见的。由于买房的缘故我认识不少银行的老师和房产中介,他们在给客户设计贷款方案的时候总是说的头头是道,让大家不要在意贷款的压力,说通货膨胀会慢慢侵蚀实际的还款压力。
但是真到自己买房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于贷款的金额慎之又慎,而且一有点钱就去还贷款。所以懂得运用杠杆和真的相信杠杆可以帮助自己创造财富,然后再去亲自实践,这中间的差异可能是天壤之别。
很多事,知道怎么做和自己去做还是差很多的。
所以我们圈子里都流传着这句话,中介不懂买房,银行不懂贷款,码农不懂互联网。
06 一些建议
这5个典型买房人的踩坑故事说完了,最后我还是想给大家一些真诚的建议。
1、买房是逆人性的,装修是最不值钱的。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二手房业主都会利用这一点把房子装修的非常漂亮让买房人支付额外的溢价,作为买房人我们时刻都要警惕眼球营销。
2、感情归感情,生意就是生意。大家在买房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都会结交一些新房销售、房产中介或者银行的客户经理,但是无论你最后跟他们混得有多熟,都不要完全依赖他们,要对房子本身和信贷方案有自己的判断,也不要全权委托他们去帮你操作一些重要环节,毕竟是几百万的生意,还是多长几个心眼。
3、好地段的好产品永远是核心逻辑。不要去碰任何另类的产品,不要去碰任何另类的产品,不要去碰任何另类的产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包括商铺、别墅、小产权房、法拍房、凶宅等等。
4、在保证现金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杠杆。没有最合适的杠杆率,无非是在房价上涨的时候加杠杆,下跌的时候去杠杆,日常的时候做好现金流管理。
差不多就这些了,希望大家以后在买房的时候能够火眼金睛,少走弯路。
有一个统计说,大部分人最快平均7年才会买一次房。
所以下定前,请仔细想想,再仔细想想,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至少对得起你这7年光阴才换来的一次安家机会。